當前,建工水利S313頭鋪至大新段這條串聯頭鋪鎮、新集鎮、大新鎮的交通動脈,正朝著 “80km/h 設計時速,更安全更便捷” 的目標加速蛻變。
工程即將進入關鍵的交通轉換階段——南幅道路(K0+000至五河方向800米)預計從本月中旬開始封閉施工1個多月,老路段(K0+000至四趙路口K3+100)也將啟動改造。屆時,過往車輛需臨時從北幅或新建路段雙向通行(全程限速40千米/小時)。為了讓施工不 “堵心”、通行更安心,項目部早部署、快行動、實推進,從警示標牌到臨時便道,從風險排查到群眾告知,每一項準備工作都為守護群眾出行安全!
“看得見的提醒”:每塊標牌都守護安全
“前方300米半幅雙向通行”“混行車道危險,謹慎駕駛慢行”,沿著即將轉換的路段,這些醒目的警示標牌正在陸續 “上崗”,用清晰的文字和箭頭,讓過往司機一目了然,提前預判路況。在K0+000施工起點(往五河方向),“前方道路變窄、減速慢行” 的標牌也已立起,提醒車輛提前調整車速;K1+050、K1+800(往蚌埠方向)的路口旁,0.8米×1.5米的大型警示牌格外顯眼,時刻敲響 “混行安全” 的警鐘;K2+700李八村路口,攝像頭已就位,配合 “路口危險、限速40”的標牌,24小時守護通行秩序;最關鍵的四趙路口(K3+100),不僅有 “急彎減速”“右道封閉向左變道” 的指引,每隔一段距離就增設的限速牌和彈力警示柱,更是像 “安全衛士” 一樣,引導車輛有序錯車、平穩通過。
無論是夾灘路口的雙向提示,還是上路口100米、300米處的遞進預警,甚至是每一個岔路口的 “停,一看二慢三通過”,都是項目部用心的布設,只為讓行駛中的車輛,隨時能看到安全,讀懂提醒。
“走得通的便道”:每段臨時路都平穩順暢
施工要封閉,但通行不能斷。為了保障雙向混行需求,項目部提前規劃、趕工建設,把臨時便道修成 “放心路”。
在K1+800往施工路段的路口,半通透圍擋也將搭建,到時既擋住施工區域的安全隱患,又不影響觀察路況;紅線位置的圍擋也將就位,待施工結束后便會拆除,恢復道路原貌。更貼心的是,K1+800南側主路正在修建黃線便道,四趙路口的臨時車道寬達8.5米,關鍵路段的便道更是按11米標準施工(單側5.5 米)——足夠的寬度、平整的路面,就是達成:錯車不緊張、行駛無顛簸。
每一寸便道的壓實、每一段圍擋的固定,項目部都嚴格把關,因為這條臨時路,承擔著“順暢出行” 的重任。
“想在前的守護”:把風險擋在通行之外
看不見的準備,藏著更細致的用心。在標牌和便道之外,項目部還對K0+000至K3+100全路段開展了 “拉網式” 排查:路邊溝是否有淹溺風險?地面線銜接處是否有坑洼?混行車道是否有障礙物?每一個可能影響安全的細節都逐一整改、清零。針對可能出現的“車輛擁堵、突發事故” 等突發情況,項目部也提前制定了應急預案,聯合五河縣交通警察大隊劃定了應急通道,到時安排專人現場指揮,一旦遇到特殊情況,能第一時間疏導、快速處置,不讓擁堵 “升級”。
“聽得見的告知”:讓每位居民都知曉情況
施工影響的不僅是過往車輛,還有沿線的居民。為了讓大家了解施工安排、規避安全風險,項目部早已把施工公告貼到了村鎮顯眼處,明確告知,并在周圍多次走訪,一遍遍叮囑 “不要進入施工區域”,提醒家長照看好孩子,遠離路邊溝、施工圍擋等危險區域,防范意外發生。
從一塊標牌的定位,到一段便道的修建;從一次隱患的排查,到一次溫馨的提示,每一項準備工作,項目部都用心、用情,圍繞著“安全” 與 “順暢”,將實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。
醒目的標牌、平整的便道、忙碌的身影……已然成為這條道路上的最美風景。